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研究文献 > 研究论著 > 陕西帝陵档案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兴宁陵

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


  兴宁陵又名祖元皇陵,俗称李昞墓,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之墓,积土为冢,位于咸阳市渭城区。
  1956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一、地理位置与环境
  兴宁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后排村北,北依汉高祖长陵,南临渭水。西南距咸阳市区10公里,周围为广阔的农田。东邻渭河发电厂,视野开阔,可望秦岭,咸铜铁路横贯东西。
  兴宁陵地处泾渭之交的五陵塬上一级台塬上,海拔高度420—450米,地势平坦,自然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3.1℃,极端最高气温42℃,极端最低气温-18℃,年日照218小时,年降水量545毫米,夏季有伏旱,初秋有连阴雨,早霜始于11月上旬,晚霜终于3月下旬,无霜期219天,全年多东北风,冬季多西北风。
  二、历史沿革
  李昞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,李昞的父亲名李虎,为北周八柱国之一,封唐国公。李虎死,李昞袭封唐公,为北周安州总管、柱国大将军。《旧唐书·高祖本纪》载:“皇考讳昞,周安州总管,柱国大将军,袭唐国公,谥曰仁。武德初,追尊元皇帝,庙号世祖,陵曰兴宁。”又根据《新唐书·高祖本纪》校勘记,唐高祖李渊以周天和元年(566)生于长安,7岁袭唐国公,为建德元年,所以李昞当是建德元年(572)死,葬于咸阳。唐武德元年(618)追谥为元皇帝,李昞终于周,并未入隋。
  三、兴宁陵基本情况
  (一)基本情况
  兴宁陵除封土外,陵园范围均为耕地,陵距二道塬边约0.5公里,位于汉高祖长陵西南土塬下,西距秦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约2.5公里,东南距今传西汉戚夫人墓1公里许。隔渭水与唐长安相望。
  兴宁陵现存封土圆形,底部直径13米,高约5米,封土南墓道口塌陷成长6米,深约4米的椭圆形坑。封土南面约300米外石雕两排,从南向北计有天禄(俗称独角兽)2个、鞍马4个、狮2个,均两两对称。据当地人介绍石马与石狮之间原有石人三对亦是两两称,现已埋入深土层中。陵冢与石刻不在一条中轴线上。
  (二)保存现状
  兴宁陵作为非帝王陵墓不仅工程浩大,规划严谨,而且陪葬石刻精美细致,作为北周、隋唐时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,兴宁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。
  兴宁陵选址在渭水北岸的二级台塬上,按古代的风水思想为坐北朝南,从陵墓、陵庙以及石刻的建筑材料、建筑艺术、地面夯打、排水设施、基础处理、封土堆积等,均有较高的建筑科学价值。
  兴宁陵石刻虽然品类不全,但造型古朴生动,线条舒畅,尤其追求逼真写实感,反映了唐艺术的一大特点。对“唐十八陵”有明显的影响,整个布局排列有序,为后来各陵仿效。
  四、调查与研究
  1980-1984年,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对兴宁陵进行调查。
  1981年,立省人民政府制作的保护标志碑。
  1989年,陕西省文物局和渭城区文管会现场考察,划定保护范围。
  “兴宁陵石雕艺术”,《美术》1984年4期。
  “唐兴宁陵调查记”,《文物》1985年3期。
  阎文儒:“关中汉唐陵墓石刻题材及其风格”,《考古与文物》1986年3期。







陕西帝陵档案/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.—西安:三秦出版社,2009.12

您是第 位访客!